中国陶瓷有着一万年以上的漫长历史。
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时期存在的是彩陶、红陶、白陶,龙山文化时期则有兴盛的黑陶。殷商时期出现了可被称为原始青瓷的灰釉陶。而从春秋末期到战国,多见的是印纹硬陶和灰釉陶。秦始皇帝陵的兵马俑所代表的灰陶、加彩灰陶俑在战国时代被大量烧造。而到西汉时,作为主要的陪葬品而流行的是铅釉陶,同时,真正的青瓷也出现在浙江省北部的越窑。从三国到南朝,青瓷生产渐盛,其中可见有造型独特的神亭壶、天鸡壶等产品。而在当时华北地区的北朝,则生产铅釉陶和青瓷。尤其在北齐,施有黄釉和绿釉的二彩、三彩等品类的器物引人注目,另外陶瓷生产中显露出转向白瓷的萌芽
。唐代的陶瓷生产在造型纹样上均折射文化国际化的影响,大量制造加彩、三彩的器皿和陶俑。华北地区的邢窑自隋代开始已经可以烧造白瓷,定窑入唐以后也开始了白瓷生产。这一时期,青瓷的烧造在越窑仍然持续,至晚唐、五代,出现了享有盛誉的最高级的“秘色”产品,而“秘色”也因此成为青瓷的代名词。长沙窑盛烧的釉下彩器物中,数量众多的是用含铜或含铁原料进行绘画装饰的执壶、盘等品类,还被输出销往海外。
到了北宋,定窑白瓷以其牙白的釉色和流畅美丽的刻划花纹样为特色,曾一度流行,并影响各地窑场。耀州窑烧造的青瓷器物则以橄榄绿釉色为特色,而地处河南的汝窑在北宋末期烧造优美的青瓷为北宋宫廷所用,对后来的钧窑亦产生了影响。在河南省、河北省、山西省等地展开的窑业生产构成了所谓的“磁州窑”,生产利用白色化妆土进行修饰的器物,品类丰富。南宋时期,都城临安(今杭州)开设官窑,烧造以黑胎厚釉为特征的青瓷。再有的就是如今日本也宝藏着不少传世品的龙泉窑青瓷,建窑和吉州窑的各式天目茶碗以及景德镇窑的青白瓷,林林总总,特色鲜明的陶瓷生产散布于中国各地。
入元,景德镇青花瓷技术始成,利用氧化铜呈色的釉里红产品也开始出现。这一时期青花器物输出国外,远方的中近东地区为一个主要的海外去处,同时大量出口的还有龙泉窑青瓷。
明代景德镇置御器厂,烧造宫廷用器。洪武一朝行海禁,导致伊斯兰世界的钴料供给一时阻断,反使釉里红器物产出更多。到永乐年间(1403-1424),钴料进口得以重兴。在宣德年间(1426-1435),景德镇陶瓷业实现了多种技法的尝试,生产活跃,产品因此有所丰富和扩展。成化年间(1465-1487)除去有技艺高超、制作精良的完成度很高的小型碗盘类器物,还出现了豆彩(斗彩)器物。
自嘉靖朝(1522-1566)开始,作为御器厂的补助,开始有一些高水平民窑受命参与到官窑制品的生产当中(所谓“官搭民烧”)。这一时期的产品有各种五彩器物,令严格的官窑作品风格受到了撼动。而发展到万历年间(1573-1620),五彩器物的种类明显增多。民窑就烧造出被日本称为“金襴手”和“芙蓉手”的产品。在官窑逐渐衰退的民末清初,反而活跃的民窑还生产符合贸易对象品味好尚的外销产品。
清朝康熙年间(1662-1722),景德镇御器厂生产再开,烧造端庄规整的宫廷用器物,在雍正朝(1723-1735)与乾隆朝(1736-1795),生产技法达到了顶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