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陶瓷史
中國陶瓷,擁有一萬年以上的悠久歷史。
自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,已開始製作彩陶、紅陶以及白陶器,龍山文化則盛行製作黑陶。殷商時期,被稱為「原始青瓷」的灰釉陶器,正式登場。春秋至戰國時期的主要燒製品為印文硬陶與灰釉陶。戰國時期,大量燒造灰陶與加彩灰陶俑,秦始皇陵兵馬俑為其中代表。東漢開始,主要作為隨葬品的鉛釉陶器開始流行。而此時,真正的青瓷正式出現於浙江省北部的越窯。自三國至南朝,青瓷生產甚為興盛,產品包含具有獨特造型的穀倉罐與雞首壺等。另一方面,北朝時期的華北地區,則主要生產鉛釉陶和青瓷,特別是北齊時期,已可見到於黃釉上加施綠釉的二彩和三彩的鉛釉陶器,以及處於醞釀萌芽階段的初期白瓷作品。
唐代大量燒製加彩、三彩器皿和陶俑,來自國際化的文化影響也體現在陶瓷器的紋樣和造型上。華北地區的邢窯自隋代開始燒造白瓷,定窯的白瓷生產亦自唐代揭開序幕。另一方面,越窯仍持續生產青瓷,晚唐自五代間,最高級之青瓷,被譽為「秘色」瓷器,秘色一詞也因此成為青瓷的代名詞。長沙窯則盛行製作以銅、鐵等元素進行釉下彩繪裝飾的水注與盤類,這些產品也外銷海外。
北宋時期,以牙白釉色和流暢華麗的刻畫花紋樣為特色的定窯白瓷,蔚為流行,其影響被及各地瓷窯。耀州窯燒造的青瓷,以橄欖青釉色為其特色。位處河南省的汝窯,於北宋末期生產宮廷用器,其優美的青瓷也影響了後來的鈞窯。而所謂「磁州窯」系的瓷窯,遍及河南省、河北省與山西省等地,善於活用白色化妝土進行裝飾,製品多元而豐富。南宋時期,於都城臨安(今杭州)設置官窯,所燒造的青瓷,以胎質灰黑、釉層肥厚為其特徵。此外,流傳於日本且廣為人知的傳世作品,如龍泉窯青瓷、建窯及吉州窯所生產的各色天目茶碗、景德鎮的青白瓷等,這些具備當地特色的陶瓷器,皆屬於當時中國各地的瓷窯蓬勃生產的產品內容。
時至元代,景德鎮的青花技法已發展完備,同時也出現了以氧化銅為顏料的釉裡紅製品。此時,青花瓷器連同龍泉窯青瓷,亦大量外銷至中近東和其他海外市場。
明代,景德鎮設置御窯廠,專門生產宮廷用器。洪武時期實施海禁,來自伊斯蘭圈的鈷料供應因此中斷,卻使釉裡紅瓷器的製作得到發展。永樂年間(1403-1424),重啟鈷料進口。宣德年間(1426-1435),嘗試試驗各式製作技法,生產更趨活躍。成化年間(1465-1487),燒製的小型碗盤器物除技術純熟、完成度高外,也開始運用鬥彩技法。
嘉靖年間(1522-1566),為補足御窯廠的生產量,開始委託水準較高的民窯生產製作官窯製品(譯注:即所謂「官搭民燒」方式)。所製作的各色五彩器物,撼動了嚴格的官窯作風。萬曆年間(1573-1620),五彩器物的種類明顯增加。另一方面,景德鎮民窯燒造的製品則有於五彩之上加飾金彩的金襴手(kinrande)風格以及卡拉克風格(在日稱「芙蓉手(fuyode)」)的瓷器。官窯衰退的明末清初時期,民窯生產相對活躍,並依貿易對象之喜好生產陶瓷製品。
清代康熙年間(1662-1722),御窯廠重啟生產,燒製風格端麗工整的宮廷用器。其生產技術,於雍正(1723-1735)乾隆(1736-1795)年間,達到頂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