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寶 飛青瓷花瓶
元(14世紀) 龍泉窯
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(住友集團捐贈/安宅收藏)
攝影:六田知弘
本品以黄金比例般的勻稱造型、翠綠的釉色之美、茶褐色鐵斑的巧妙分布而堪称完美。江戶時代曾由大阪豪商鴻池家收藏,並以「飛青瓷」之名受到珍視。(展覽室1)
青瓷是一種釉藥中含有微量鐵元素,在高溫燒製後呈現出青綠色的陶瓷器。青瓷擁有悠久的歷史,公元2世紀世在中國誕生,隨後不斷發展,並傳播至朝鮮半島、日本乃至世界各地。青瓷在東亞陶瓷史上占據著重要地位,其獨特的美不僅令人傾心,更成為權威與財富的象徵。
青瓷最迷人之處在於它那美麗的釉色,而其色調又會因燒製環境和土胚顏色的不同而產生微妙變化,使青瓷呈現出豐富多樣的面貌。
在中國,為了表達青瓷的美,人們使用了各種優美的詞彙。唐・陸羽《茶經》有對越窯青瓷「類玉」、「類冰」的稱讚,唐・陸龜蒙在《秘色越器》詩中寫道:「九秋風露越窯窑開,奪得千峰翠色來」,越窯的「秘色」青瓷被讚譽彷彿吸收了群山與樹木的青翠之色。另一方面,朝鮮半島高麗時代的青瓷因其釉色之美,被稱為「翡色」(玉石的顏色),深受人們喜愛。歐美地區則將青瓷稱為「Celadon(雪拉同)」,關於這一名稱的起源眾說紛紜,其中一種觀點是它源於17世紀法國小說中一位身穿青瓷色服飾人物的名字。
本次展覽精選本館珍藏的中國、韓國青瓷珍品,同時也介紹日本及近現代的青瓷作品,讓觀眾領略青瓷在東亞陶瓷史上璀璨奪目的魅力。
除了本展之外,還將舉辦〈特別展示〉和〈館藏展示〉,展出本館收藏的代表作品。各展覽中還將展示為紀念大阪・關西世博會而舉辦的特别企劃「大阪之寶——MOCO的二十精選」中的作品。
◉本展的主要看點
1. 國寶《飛青瓷花瓶》與MOCO館藏中的青瓷名品匯聚一堂
本次展覽將以本館引以為傲的安宅收藏和李秉昌收藏為中心,匯集中國、韓國等地的青瓷名品與逸品。其中包括國寶《飛青瓷花瓶》,以及重要文化財《青瓷鳳凰耳花瓶》、《青瓷刻花牡丹卷草紋瓶》、《青瓷鑲嵌童子寶相花卷草紋執壺》等。敬請欣賞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(MOCO)所藏的世界級青瓷珍品,感受其獨特魅力。
2. 什麼是青瓷?——中國、韓國、日本青瓷的多彩魅力
青瓷的釉色不僅因時代和產地不同而各異,同一窯中也因燒製環境的細微變化而展現千變萬化的面貌。本展覽將介紹中國、韓國、日本的青瓷,通過展示不同地域和時代的作品,絕對是您了解青瓷多彩深邃魅力的絕佳機會。
3. 紀念大阪・關西世博會舉辦的特别企劃——「大阪之寶—MOCO二十精選」
為紀念大阪・關西世博會的舉辦,MOCO特别精選出館藏中的20件珍品,這些作品將在本展及同步舉行的〈特别展示〉和〈館藏展示〉中展出。我們希望觀眾在欣賞這些作品時,能夠思考並挑選出您心中的「最佳」之作。
◉展覽架構
第1部(展覽室1)
「青瓷至寶——中國與韓國之青瓷至寶」
這一部分將介紹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(MOCO)收藏的世界級青瓷珍品,其中包括享譽於世的國寶《飛青瓷花瓶》在內的10件中國與韓國青瓷至寶。
第2部(展覽室2~3)
「翡色燦爛Ⅰ~Ⅱ——高麗青瓷的光輝」
這部分將介紹高麗時代青瓷的獨特美感及其魅力,高麗青瓷因呈現出如翡翠般的色澤,被稱為“翡色”,並被視為比金銀器更為珍貴的藝術珍品。
第3部(展覽室7)
「青瓷脈脈——日本的青瓷」
在日本,自古以来中國的青瓷一直受到推崇。進入江戶時代後,日本青瓷在有田地區誕生,隨後在各地開始製作,青瓷的技術至今依然在傳承發展。這一部分的展覽將展示日本江戶時代至近現代青瓷的魅力。
第4部(展覽室10~11)
「青翠如玉Ⅰ~Ⅱ——中国歷代的青瓷」
這一部分展覽將展示本館收藏的東漢至明代的中國歷代青瓷,包括越窯、耀州窯、汝窯、南宋官窯、龍泉窯等。
特展 「CELADON——東亞青瓷的光輝」
2025年4月19日(星期六)~2025年11月24日(星期一)
上午9:30至下午5:00(最後入館時間為下午4:30)
每周一、5月7日(周三)、7月22日(周二)、9月16日(周二)、10月14日(周二)、11月4日(周二)
※但在以下假日開館:5月5日(周一)、7月21日(周一)、8月11日(周一)、9月15日(周一)、10月13日(周一)、11月3日(周一)、4月28日(周一)、8月12日(周二)
一般2,000(1,800)日元、高中生・大學生800(700)日元
※( )內為20人以上的團體票價
※高中生以下、持身心障礙手册者(可隨同一名陪同照護者)、65歲以上的大阪市市民(須出示有效證件),可免費入場參觀。
※以上票價可以參觀博物館內所有展覽。
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
產經新聞社
〈館藏展示〉
「清廉尚白——安宅收藏韓國陶瓷」(展覽室4)
「純真之美——李秉昌收藏韓國陶瓷」(展覽室5)
「陶魂無比——日本陶瓷收藏」(展覽室6)
「喜土愛樂——現代陶藝收藏」(展覽室8)
「中華瑰寶——安宅收藏中國陶瓷」(展覽室9)
「百鼻繚亂——沖正一郎收藏鼻煙壺」(展覽室12)
「泥土不滅——現代陶藝收藏」(展覽室13)
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
電話: +81-6-6223-0055
傳真: +81-6-6223-0057
元(14世紀) 龍泉窯
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(住友集團捐贈/安宅收藏)
攝影:六田知弘
本品以黄金比例般的勻稱造型、翠綠的釉色之美、茶褐色鐵斑的巧妙分布而堪称完美。江戶時代曾由大阪豪商鴻池家收藏,並以「飛青瓷」之名受到珍視。(展覽室1)
北宋(11-12世紀) 耀州窯
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(住友集團捐贈 / 安宅收藏)
攝影:六田知弘
本品以黄金比例般的勻稱造型、翠綠的釉色之美、茶褐色鐵斑的巧妙分布而堪称完美。江戶時代曾由大阪豪商鴻池家收藏,並以「飛青瓷」之名受到珍視。(展覽室1)
(左)高麗(12世紀)
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(住友集團捐贈 / 安宅收藏)
(右)高麗(12世紀)
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
攝影:六田知弘
左側的硯滴是可愛的童女造型,她單膝跪坐,雙手抱着水瓶。頭上佩戴的蓮花花蕾可取下作為注水口,而水瓶本身則作為出水口。右側的童子形水滴則通過底部的小孔注水,所抱的鴨子嘴部則成為出水口。誕生於同一時代、同一地域的這兩件硯滴,時隔800年後在大阪重逢,令人倍感珍愛。(展覽室1)
高麗(12世紀)
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(住友集團捐贈 / 安宅收藏)
攝影:六田知弘
此碗形態優美,造型模仿五瓣花。內壁以精細的陽刻技法刻畫出菊花紋樣。釉色呈現出宛如翡翠般的「翡色」,在濃淡交錯的漸變效果下,散發出璀璨的美。(展覽室2)
高麗(12世紀前半)
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(住友集團捐贈 / 安宅收藏)
攝影:六田知弘
這件高麗翡色青瓷瓶展現出優雅的造型,瓶口如百合花般綻放,瓶身宛如充滿生命力的瓜果,底部則呈現出褶皺般的柔美線條。本件作品的美絲毫不遜色於作為原型的中国景德鎮窯青白瓷。(展覽室2)
江戶(18世紀) 鍋島藩窯(伊萬里・大川內山窯)
大阪市立美術館(田原收藏)
鍋島藩窯是由肥前國的藩主鍋島家在有田地區創辦的窯場,該窯匯聚了有田最先進的陶瓷制作技術,專門為幕府將軍家和其他大名制作陶瓷。此盤用藍色的青花精細描繪了寶珠和卷軸等寶物,背景則施綠色青釉,進一步突顯了青花的紋樣。(展覽室7)
江戶(18-19世紀)
鍋島藩窯(伊萬里・大川內山窯)/私人收藏
攝影:六田知弘
這件以百獸之王獅子為造型的擺飾,可能有吉祥的寓意。據說獅子會把幼獅扔進深谷,只養育那些爬上來的最強壯的幼獅。而在這件作品中大獅子仰望趴在自己背上的小獅子,表現出親子之間的和睦。(展覽室7)
北宋(11世紀末-12世紀初) 汝窯
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(住友集團捐贈/安宅收藏)
攝影:六田知弘
「水仙盆」是汝窯的代表器形,其具體用途至今成謎,其特徵是造型精美,釉色為「天青色」。本作品是日本為數不多的汝窯青瓷代表作之一。(展覽室10)
南宋(12-13世紀) 龍泉窯
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(鈴木素子女士捐贈)
攝影:六田知弘
新收藏,首次公開!
龍泉窯是中国宋元明時期青瓷的重要產地之一。本品造形優美,器形為模仿古代青銅器的樣式,釉色則是南宋龍泉青瓷所特有的「粉青色」,顯得格外美麗。(展覽室10)